根据物质状态的不同,防爆电气的绝缘材料可分为固体绝缘材料和液体绝缘材料。这种分类仅适用于防爆电气,至于绝缘专业的分类则另当别论。
在现代工业企业和其他易燃性气体或易燃性液体生产环境中,由于工艺流程的需要,往往需要通过一些电气装置(设备),才能将含有易燃性气体或可燃液体的某些工艺管道。在正压型电气设备中,这些过程管道可能成为所谓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的内部释放源。
非静态正压型的电气设备是相对于静态正压型电气设备而言的。当有爆炸危险的场所正常工作时,这类电气需要实时补充保护性气体,以保持内部的正压力值。
静态正压型电气设备是指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正常工作时不需要补充保护气体,并能在正压型箱体内保持正压的压力电气设备。这类电气设备,一般不需要全固定安装。
由正压型电气的防爆原理可知,正压箱体内的压力必须高于箱体外的压力(大气压力或压力),以防止箱体外环境中的可燃气体进入箱体内。GB3836.5-2004《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5部分:正压型外壳型“p”》,在正压式电气设备壳体的任意位置均可施加压力:≥50Pa;≥25Pa。
用于正压型电气设备的保护性气体,应为非可燃性气体,自身不应该被点燃。另外,保护性气体不应影响正压壳体、输送管道及连接件的可靠性,也不应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
对正压电气设备而言,对正压保护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是保证正压电气设备防爆安全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是正压型电气设备的一个重要特点。
正压型电气设备中所用的绝缘材料,与其它防爆电气设备中所用的绝缘材料相比,没有原则上的差别,因此,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也应该是相同的。
可能与可燃性气体-空气混合物接触的部件在增安型电气设备中的最高发热温度,是决定电气设备防爆安全性的重要因素。载流零部件,特别是功率元器件,如绕组,电热元件,是电气设备的热源。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增安型电气设备电气性能和安全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所谓“电气间隙”是指空气中不同电位的带电导体之间的最短距离,与工作电压的有效值有关;而“爬电距离”则是指绝缘材料表面上不同电位的带电导体之间的最短距离,不仅与工作电压的有效值有关,而且与绝缘材料的电痕防护指数、表面污染程度有关